沒有尋見的,就該尋找。「你們求也得不著,是因為你們妄求⋯⋯」(雅各書4章3節)。如果你從人、而非從上帝的角度求,你就是在妄求,因為你是為了私慾而求。越是想滿足私慾,就越不會尋求上帝。「尋找,就尋見⋯⋯」,聚焦在這一件事上吧!你曾否全心尋求過上帝呢?抑或只在經歷痛苦後才向上帝啜泣個兩聲呢?尋找,聚焦,就必尋見。

「你們一切乾渴的都當就近水來⋯⋯」(以賽亞書55章1節)。你乾渴嗎?或者你安於現狀不思長進,以你目前對上帝的經歷為滿足呢?要知道,經歷只不過是入場券,不是終極的目標。所以千萬不要把信仰奠基在經歷之上,否則遲早會被真實的人生給拆穿,叫人聽著刺耳罷了。要記住,你所尋見的,沒辦法給人,但是可以叫人羨慕你所尋見的。

「⋯⋯叩門,就給你們開門」(路加福音11章9節)。「你們親近上帝⋯⋯」(雅各書4章8節)。叩門,因為門是關著的。一邊敲,心跳一邊加快。「要潔淨你們的手!」(雅各書4章8節)再敲大聲一點,你就會發現自己身上的骯髒。「要清潔你們的心!」(雅各書4章8節)這時候事態嚴重了,開始著急,敲得更加迫切。「你們要愁苦⋯⋯」(雅各書4章9節)。你曾經為著自己靈命的光景而在上帝面前愁苦悲哀嗎?這時候的你,再也沒有一絲自怨自艾,只有因著認清自己本相而來的痛悔憂傷。「務要在主面前自卑⋯⋯」(雅各書4章10節)。來敲上帝之門的人,必須自卑──因為你要與那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強盜一同敲門。「⋯⋯叩門的,就給他開門。」(路加福音11章10節

反思與禱告

你曾全心尋求上帝嗎?
為何作者提醒我們不要以「目前對上帝的經歷」為滿足?
今後你可以怎樣保持謙卑,去敲上帝的門?

親愛的上帝,求祢幫助我能不滿足於目前的經歷。願我全心地尋求祢,與祢建立更親密的關係。奉主耶穌的名禱告,阿們!